感德鐵觀音茶的產地介紹
感德鐵觀音茶的產地介紹
感德鎮地處安溪的西北部,北緯25°18′,東經117°51′,距縣城68公里。東連劍斗鎮,南接長坑、祥華、福田三鄉,北鄰永春縣一都、橫口兩鄉,西毗漳平市,西北與桃舟鄉交界,面積221.78平方公里。
感德鎮是安溪聞名遐邇的名茶安溪鐵觀音的主產區之一,感德鎮屬于資源型的鄉鎮,蘊藏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。境內有遠近聞名的潘田鐵礦,有漳泉肖鐵路第一橋尾厝大橋,有近5000米長的華東最長隧道坑仔口隧道。這一切,無不令人發出由衷的贊嘆……
從考古發現的石器、陶器等文物看,早在殷周時代,就有人類在感德這方水土上生活。宋代,感德寓“以德感化”之意為金田鄉感德里。本文由安溪鐵觀音批發網http://www.jyhjsz.com/收集整理(本批發網一市斤起按批發價發貨,個人少量購買可通過快遞做貨到付款,歡迎訂購)。
明清時為感德里。民國時期先后屬長坑區、第三區、第二區、長康區;民國34年(1945年)10月分屬潘桃、樂德鄉。新中國成立后,先后屬長康區、第五區、第十三區;1955年9月建立感德區;1956年6月改屬長坑區;1958年10月成立感德人民公社;1961年8月改設感德區,下轄11個小公社;1965年4月撤區為感德人民公社,1984年4月改為鄉建制,1991年11月改為鎮建制。2005年,全鎮轄22個行政村和2個場,人口53100人。行政區劃為:轄洪佑、潘田、華地、大坂、福德、爐地、嶺西、尾厝、洋山、五甲、大格、槐川、槐植、槐東、槐楊、霞云、霞中、霞庭、霞春、岐陽、石門、龍通22個村委會。
感德產茶歷史悠久,茶葉品質優良,以其“質優、味香、韻濃”的特點享譽國內外,產品暢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2007年,全鎮擁有茶園面積3.6萬畝,其中生態茶園6000多畝,年產量3400噸,茶葉產值超過5億元。
近年來,感德鎮根據全鎮鐵觀音茶葉生產實際和內外銷市場的變化,適時提出“生態、優質、品牌、文化”的茶葉發展戰略,茶業富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實,走出了一條地地道道的“茶業富民”之路。廣大茶農在致富的同時,還與時俱進,大膽實踐,在制茶工藝上不斷創新,生產出各種適銷對路的鐵觀音茶葉產品(有正味做法、消青做法、拖酸做法等多種口感的鐵觀音茶葉)可供茶商、茶客選擇,特別是積極探索推廣空調制茶技術,更為安溪茶業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。如今,感德鎮注重在培植感德茶葉企業個性品牌和持續打響“感德鐵觀音”整體品牌上下功夫,做大做強茶產業。





鐵觀音價格表:極品鐵觀音|特級鐵觀音|陳年鐵觀音|一級鐵觀音|二級鐵觀音|三級鐵觀音|四級鐵觀音|感德酸香型鐵觀音|袋泡茶批發
